文章列表

国家送给留学人员的这项福利,每年超40万人受益

发表时间:2020-04-14 17:08

国家送给留学人员的这项福利,每年超40万人受益


        2019年教育部召开第三场金秋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互联网+留学服务”平台整合建设及上线试运行情况。

此前留学生回国就业,都要面临办理相关就业落户、学历学位认证、调档等相关手续,需要自己去服务大厅办理,填若干个表,提交若干个材料,有时候跑一趟两趟可能还办不完,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。

  随着近日“互联网+留学服务”平台的上线,留学回国人员学历学位认证、就业落户实现“一网通办”,就像网购一样便利!

    会上还有哪些内容?一起来看:

微信图片_20191206092000.jpg

 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,国家公派留学派出服务、国(境)外学历学位认证、留学存档服务和留学回国人员就业落户已全部上线运行。这意味着留学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事项彻底告别了传统窗口服务模式,实现了数字化服务。广大留学人员和用人单位可享受全流程、全天候、全地域的线上服务,全程信息在线跑路,办事如同网购一样便利,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项业务成为现实。每年将有40万以上留学人员因此受益。

  该平台具有如下特点:

  一是实现“一网通办”。实现面向全体留学人员的“一次注册,一口受理,在线核验、后台分办”的统一服务模式。

传统服务模式下,留学人员回国办理就业落户服务需要先进行国(境)外学历学位认证和调档等服务,存在诸如申请人重复注册;材料重复提交;需要多次、反复到现场;留学人员办事周期长,满意度低等等问题。通过整合留学服务平台和内外部信息资源,以上问题迎刃而解。

  二是实现身份线上核验。通过对接国家平台的自然人库、国家法人库,实现基于人脸识别级的自然人和法人的实人认证。

  三是实现跨部门能力支撑。通过对接国家平台的出入境记录和社保记录信息,极大简化了留学人员提交材料和内外部核验工作,实现全程数字化服务。

  四是实现电子证照信息流通。按照国家电子印章、电子证照相关规范,我们实现了国(境)外学历学位认证书、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报到证明、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报到证、落户介绍信、调档通知单等纸质证明材料的电子证照化。留学人员办理其他业务需要提供纸质版本时,可以登录我中心“网上服务大厅”自助打印,在线核验。大大简化了邮寄快递等传统服务,提高了办事效率,无纸化办公成为现实

  五是实现服务规范化、便利化管理。全面公开留学服务事项,依法规范事项办理程序,实现办事全过程公开、透明,可核查、可监督,推进留学服务制度化和规范化。

  六是实现资源整合、数据共享。通过建立一体化服务平台,促进信息共享、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,提升了跨地区、跨部门、跨层级业务协同能力,推动了面向群众的政务服务事项公开、政务服务数据开放共享,推进了“网络通”“数据通”“业务通”。

  七是实现网络信息安全保障。依法加强隐私等信息保护,加强基于国产化商密算法的应用安全,以及网络安全、数据安全和传输安全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。

  八是实现移动办事,便利服务。提供微信入口、移动支付、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等更加便利的移动信息服务手段,加速“指尖办事”时代的到来。

  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,我们还将适时启动国(境)外学历学位认证第三步工作计划,进行以认证服务机器人替代人工为标志的智能化深度开发应用。我们还将在出国留学人员咨询服务、平安留学和留学回国人员“双向选择”“创新创业”等更加宽广的留学服务领域进行“互联网+”留学服务转型,让更多留学人员在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中享受更加便捷的线上服务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06092310.jpg


  会议最后,教育部相关人员就记者提问进行回答:

Q1

  发布会提到“互联网+留学服务”平台实现了向全体留学人员“一网通办”的特点,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“一网通办”的具体情况,留学人员办理相关手续时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变化?还有一个问题,请您回答一下当前我国出国留学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?(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)


程家财:

  实现“互联网+”以后,对留学生办事来说,一是实现了不跑路。节约了时间,节约了成本,二是简化了很多材料。过去的材料里面,不仅是要跑路,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,可能还要跑相关部门。现在实现“互联网+”、数据共享以后,留学人员通过这个完全实现了享受方便,坐在家里就可以把事情给办了。三是全天候。留学生的特点,我们是面向全国、全世界,不仅他不跑路,在材料上方便了,在时间上也很方便,在国外也可以办,在中国也可以办,打破了时间、地域、空间的限制,极大地方便了留学生回国工作、回国创新创业。


徐培祥:

  第二个问题我来回答。当前我国出国留学的主要特征,第一,出国留学人数逐渐增加,规模巨大,去年一年大概有66万人出国留学。第二,在外留学人员越来越多,去年在学人数有150多万人。第三,现在因为人数多了,国际环境的变化,这里面也出现了一些留学人员的安全问题,所以我们在教育部一直在推动“平安留学”工作。第四,回来的人数多了。据教育部统计,去年一年有80%多的人学成以后选择回国发展,年度回国人数是52万。第五,留学人员回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。无论是在教育、科研、卫生、创业各个方面,留学回国人员发挥的作用巨大,包括我们的院士,还有我们的校长,有留学背景的人员越来越多。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“墨子”、“悟空”、“大飞机”制造等大项目背后,都有一大批国际化人才,这些国际化人才绝大部分是有留学背景的科学家。


Q2

  想问下程主任,现在平台上开具电子证照的流程和要求能不能再给我们明确一下。(中国网记者)


程家财:

  开具电子证照的流程,它的办事条件、要求跟过去网下办是一样的,现在不一样的只是说办事方便了,第一,不用跑路了,第二,很多材料简化了,通过国家的平台,实现了数据的共享,有些该省的材料,可以省去。举一个例子,过去认证要提交护照和出入境记录,没有实现数据共享之前,一本护照有好几十页,即使不跑路,上传这些材料,耗时也是很大的工作量。现在只要实现人脸识别,马上就可以通过国家数据共享平台,获取你所有出入境记录,根本不用上传。

  过去申请、认证、落户,我们给你按流程、按程序做完了认证,你的证书,要么你来取,要么我给你寄。现在实行电子证照以后,第一,你直接到平台自己打印,不用来取,也不用寄。第二,证照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核验,你扫描,比如我是用人单位,我要看你的证书,或者你的证明是不是我们开的,可以通过平台直接进行核验。你申请办事的要求、条件,比如说落户的基本条件,比如证书认证能不能认,这些条件、标准是不变的,我们只是方便你办事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06092707.jpg

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书记、主任 程家财

徐培祥:

  我再补充一下,对于电子证照,大家知道,今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一个《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》,这是国务院716号令,这里面对于电子证照、电子印章、电子档案等做出了一些明确的规定,电子证照、电子印章、电子档案跟纸质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。所以刚才程书记讲的,我们留服中心这四块“互联网+留学服务”出来的证书,都是电子证照,按照国务院的规定,是合法有效的。所以如果留学人员下载以后,需要办其他事情的时候,可以在网上服务大厅下载打印。


微信图片_20191206092917.jpg

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 徐培祥

Q3

  去年1月,留服中心发布了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“互联网+”改革的情况,不知道能不能介绍一下现在这项工作进展怎么样?(神州学人记者)


徐培祥:

     “互联网+留学服务”首先是从国(境)外学历学位认证开始的,实施一年多来,还是有很多的变化。一个变化是,去年一年的国(境)外学历学位认证的数量增多了。去年一年,完成学历学位认证的数量是25万,同比增长40%。

  二是提前完成认证的比例人数增多了,在两个星期之内完成学历学位认证的比例占90%以上。

  三是采取“互联网+”以后,留学人员办理就业落户,或者办理学历学位认证,这方面满意度的人数多了。因为采取了流程方面的优化,材料的简化,以及效率的提高,留学人员的满意度越来越高、越来越多,新的系统上线以后的界面,在办事流程、办事指南方面更清晰了,界面的友好度大大提升,所以留学人员对认证工作的满意人数越来越多。

  当然,也有少的,实行“互联网+”以后,渠道越来越畅通,对于一些有失信行为的认证,去年一年公布了541例,比往年减少了。所以现在对于一些想造假的,不敢造假的现象已经成为了现实。


程家财:

  我再补充一点。从去年认证实现“互联网+”,网上线上办,我们对外承诺的服务时间百分之百兑现,按照承诺多少个工作日来完成,百分之百实现,前提条件当然是你的申请材料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,百分之百实现。

  第二,刚才徐主任讲的,我再强调一点,我们在制度上,在打击中介、打击文凭造假,实行了网上公示,让这些造假人员逐步形成不能、不敢,最后实现他不想。

  第三,跟国外认证核查的渠道更加畅通,跟各个国家的合作进一步加强,跟有些国家在学历认证核查上可以实现数据对接,即时核查。所以,这也是提高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,都是去年发生的一些新的变化


分享到: